雨水收集系统厂家介绍雨水回用系统在绿色建筑中实效分析

雨水收集系统厂家介绍雨水回用系统在绿色建筑中实效分析

发布日期:2019-08-20 14:37:02 浏览次数:418

      雨水回用系统的形式大同小异,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,分别为:初期弃流装置、雨水过滤装置、雨水储存装置、雨水回用装置。具体应用形式有 PP 模块形式、中雨水结合形式、与水景结合的形式、与节水灌溉结合的形式等。雨水回用系统水质处理工艺基本都采用物理处理,使用化学处理的极少。

      对于雨水系统使用较好的项目,一般有以下特点:
      1)系统设计合理;
      2)配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物业管理人员,且工作人员节水节能意识较强;
      3)重视雨水回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。

      雨水系统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:
      1)投入运行比例低,公建投入运行的比例仅为 65%,大量的雨水回用系统搁置不用,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,而且也背离了当初设计的初衷。
      2)虽然投入运行,但处理水源并非雨水,而是自来水,统计下来这样的情况占总落实比例的 20%,这也大大偏离了设计的初衷。

      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,究其原因,分析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:
      1)由于项目场地本身较小,实际运行中收集的雨水量不足,致使雨水使用频率很低,甚至闲置不用。
      2)雨水系统维护管理要求高,需要配备专人负责。为了保证雨水系统出水水质,需要向雨水系统定期投药,且要有专业的雨水知识或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,按照项目情况进行维护管理。而目前很多项目 并未配置符合该条件的管理人员,从而导致雨水系统闲置。
      3)有些业主认为,使用雨水回用系统产生的人工费、设备维护费用、加药费等开销,并不比使用自来水便宜,有些甚至比使用自来水成本还高。同时,在用水的保障率上,雨水回用系统明显比使用自来水低。因此,综合各方面因素,业主更偏向于直接使用自来水。
      4) 雨水机房位置设置不合理,距离雨水收集区域较远,既不利于雨水收集,也不利于使用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和冲洗路面等。
      5)对雨水系统施工质量不重视。由于雨水系统施工图不需要进行专业的审图机构审核,导致实际的雨水系统施工图存在细节上不足,从而最终导致雨水系统无法使用。
      6)在雨水系统后期调试阶段,设备厂商进入到项目后由于技术能力及工作态度多种因素,造成系统未调试达到设计标准。
      7)雨水回收的经济性不明显,对于大部分的项目,景观绿化在实际的物业管理中,绝大部分采用外包方式,物业管理人员与外包人员对于雨水系统的使用并未进行很好的交接,因此在实际绿化浇灌过程中,绿化浇灌人员节水意识不强,更倾向于采用拉管自来水进行浇灌,而并未优先采用雨水。

      对策建议通过前面的实效分析可以看出,目前雨水回用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运行情况并不理想。为了使雨水系统今后在绿色建筑中更好的应用,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:
      1)前期的设计阶段:要进行雨水系统投资回报的详细经济性分析,要充分考虑运行中的人员管理成本,对于投资回收期超过 8 年的雨水系统,不建议使用。
      2)施工调试阶段:应严格按图施工,调试合格方能验收,相关的验收资料要全部归档,并移交给后面的物业管理人员。
      3)运营阶段:对于景观绿化外包的物业管理模式,物业公司与外包服务公司要有工作协议和工作上的衔接,要求其必须优先使用本项目的雨水。